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

101.09.06

曾經有長輩跟我提到....勇於面對....這一類的話,
勇於面對,不是行為人表現在外的表現,
而是要他打從心底面勇於面對,....
當一個人知道自己做過的事,其實是沒有問題時,
沒有說出來,並不表示他就不會勇於面對,....只是不想造成大家困擾
如果這對大家而言會是困擾,則他是有權利知道,
在旁觀人的角度觀察,他的沉默就代表著不勇於面對嗎?

如果還有疑慮,其實直接問他,
而不是讓他浪費時間和金錢在追尋答案~
要相信,你們的孩子很健康,也很懂得照顧自己,

逕自一路上走到這邊,
令人灰心的其實不就是人和人之間彼此的信任嗎?

大家擔心的事,其實不也是對他的不信任,
....無信何以言誠?(這一句曾經貼在某位學姐的臉書留言上)
擦槍走火出現的困境,....其實不就是彼此之間還未放下的結果?

讓所有該回歸正常的回歸正常,不要再浪費人力和資源在測試了解什麼~

101.09.06

101.09.06
(因為這個版原本應該是放整理資料的)

知道答案沒有什麼不好的,
測試不會達到更好的效果,
我希望朋友們都可以自由~

我心裡面的想法不會改變....一直很堅持,
如果改了,那才奇怪~

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

五月天 DNA憨人(高雄場)


101.09.01

法律是一個社會中有強制力的規則,

但法律本身是人為創造的,和人一樣天生就是不完美。

用法律或規則的標準,來檢驗行為人時,

難免會需要調整法律和規則天生的不完美,

當法律或規則沒有一個工具可以調整時,

就會出現觀點歧異的聲音,這是正常的社會現象~

 

律法制度的完善,除了需要執行面和經驗的累積之外,

也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審視,

在立法權之外,我們需要行政權更適切的執行,和司法權的審驗,

才能了解律法的缺點在哪?是過度限制?

還是律法本身,應該發揮其保障,甚或促進其他更重要的目的….

但是,從執行面的經驗,到面對制度缺憾的過程,

不應該去期待有英雄式的事蹟,或是奇蹟發生….

 

對一般社會大眾而言,法律被視為生硬而不可親之物;

但對學習法律的人來說,法律並非不可親,而是一趟學習之旅,

因為法律涉入我們生活中,

但這個維持社會秩序的工具,有時會太過拘謹,甚或阻礙進步,

甚或律法的執行運作到最後,會逸脫失去其原來的目的,

反而需要犧牲更寶貴的東西或目的,甚或投注更多資源去維持….

因此就會有不同聲音,從目的論或經濟論甚或權利論的觀點去探討,

(個人是相當欣賞也推崇,可以從不同觀點提出看法的學者)

不同的聲音,才是正常的社會~

也因為不同的聲音,才會讓最應該重視的事被看見!

 

有時,學習法律者陷入困頓時,

會因為他學法而被視為是荒誕無稽的玩法之徒,

其實,這個社會最需要的不是有人提出問題,

需要的是可以正視問題、處理問題的人,

特別是有權限影響律法制度的人~